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8

《從零到一》閱讀筆記

Image
最近在整理一些對我有不少啟發的書的筆記,今天分享的這本是《從零到一》。作者 Peter Thiel 是 PayPal 和 Palantir 的共同創辦人、Facebook 最早的外部投資人、SpaceX 和 Tesla 的投資者、Y Combinator 的合夥人,也是對沖基金 Clarium Capital 的總裁。《從零到一》這本書整理了他對於商業和世界的認知。 在我的認知裡,人的思想和信念是不斷在流變的,跟「人」有關的領域幾乎不存在絕對正確的思想。因此接觸相關資訊的態度應該盡可能地深刻理解作者想傳遞的想法,但不過度堅信。 在這樣的基礎下,對我來說一本好書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啟發性」,它必須讓你知道一些過去不知道、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情,並暸解到原來看世界還可以有這一種方式。《從零到一》十分滿足這個特性。 具備高度啟發性的書之間許多觀點常常互相對立,這正是最有價值的地方:我們能從它們的共同思想看出有哪些事情是真的很重要,並從衝突的思想對提升自己對世界理解的全面性。 以上是關於閱讀這件事的一點碎念。這篇文章的內容是《從零到一》的重點筆記。書中有十五個章節,我的筆記是依照章節順序整理的。 未來的挑戰 對於反主流問題「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一個好答案的形式通常是「大部分人都相信 X,但我發現事實卻與 X 相反」。 未來與現在必定大不相同。反主流問題的眾多答案就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現在,好的答案能幫助我們窺見未來。 進步有兩種形式:水平延伸式進步(從1到n,從一台打字機到一百台打字機)和垂直密集式進步(從0到1,從一台打字機到ㄧ台電腦)。水平式進步是複製已經成功的方法,也就是「全球化」。垂直式進步是開發新的事物,也就是「科技」。 全球化和科技發展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只發生一種,或是全部沒有進展。一戰到 1971 年間,科技加速,全球化進展不多;1971 年後,全球化加速,但多半只有電腦和通訊科技在進步。 人們把國家分成已開發和開發中,意味著已開發國家已有成就,開發中國家只要隨後跟上即可。但 Peter Thiel 認為沒有新科技支撐的全球化不可能永續發展。「大部分人認為全球化將定義未來世界,但事實是科技發展的影響比全球化更大」。 新科技難以在大型機構中發生,因為官僚組織的行動緩慢、既得利益者不願意冒...

《公投與選舉》 後續補充

Image
昨天發的那篇 《公投與選舉》 的文,留言有不少提問,不過我沒有太多時間去一一回覆,所以決定挑三個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問題統一回覆在這篇,並補充一些我覺得很重要但沒寫進去的觀點。 -- 對於第一個問題:「在知道自己對大部分的議題、人的選擇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要如何有信心的為我的選擇、我投下的票負責?」 我的想法是:現在的我會盡可能地避免做出我無法負責的選擇。投票是權利不是義務,考量到我可以運用的時間沒有多到可以讓我深入研究公投每一個項目並做出一個令我滿意的判斷,我這次就沒去投票了。 當然這個做法對社會不一定比較好,但也無法證明它一定比較差,唯一確定的是至少我覺得對得起自己處事的原則。 -- 對於第二個問題:「社會的進步好像都是建立在一次次的煽動中,但民主制度似乎又無法控制它的方向是否正確。在人民整體素養不夠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考量自身的無知和偏頗而不參與政治,社會該如何進步?」 我的想法是:把社會制度、全球經濟、科學進步、科技發展、意識形態......等不同範疇想成一條條毛線,在人類的演進史上,這些毛線從來都不是各自獨立,而是糾纏在一起的。任何一個時期的社會制度,都會受到其他範疇的牽制。 舉例來說,在人類還沒發展出科學之前,宗教幾乎是唯一能解釋世界運行的途徑,在當時政教合一的統治也許是最可行的做法。而現在這個年代,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有所不同,宗教治國在執行面上也就有些不切實際,民主和共產成為新時代的治國之道。 總的來說,我偏向認為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當下平衡的制度。而針對「社會的進步好像都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煽動中」的看法,我倒覺得進步跟煽動不一定有直接關聯。如果人類在其他範疇上有所突破,那我想人類社會總體是進步的,而社會制度怎麼調整,可能只是影響進步的幅度有多大而已。 所以我現階段不參與政治,並非我認為社會不該進步,而是我認為我在其他範疇上能替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 最後一個問題承接著第二個問題:「但是在民主社會下,人類的價值觀、倫理道德、意識形態,乃至於法律、制度等這些方面的進步,例如解放黑奴、女權崛起,或近日的學運、公投議題,這些改變好像都是許多人民帶動出來的潮流,以至於成為主流而促使社會進步。而這些人民可能大部分都如你所說無知,他們只是被煽動了。如果大家都因理性自認無知,而不參與,那麼誰來維持民主社會的前...

公投與選舉

Image
我就直言了:絕大多數的人,對絕大多數的事情的暸解都可視為幾乎無知的程度,同時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無知的程度到底有多高。 人類世界作為一個複雜系統的基本原則是,極小的改變可能足以產生極大的影響,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可能毫無效用。在一個領域內下決策所造成的影響力,大多數時候都會向外溢出到其他領域,這使得你站在不同格局下所得出的結論常會互相矛盾,而且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站的格局是否足夠大。 一個我喜歡舉的例子是,那些初學經濟學、特別是讀了一點亞當斯密的人總喜歡質疑:「為何政府要干預經濟,不完全開放市場自由?」但歷史告訴我們,太過自由開放的市場,很可能正是導致二十世紀初的經濟大恐慌,進而促成德國法西斯化、納粹崛起、二戰爆發的元兇。 問題在於,一開始誰想得到自由經濟可能會引爆世界大戰? 同樣地,能源議題、同婚議題、東奧議題,你真的認為你已經清楚暸解到,在公投中投出同意/不同意的那票,對社會整體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嗎? 很多人在公投前一年才開始去暸解公投內容的相關議題,並且聲稱他們做了功課。但任何經歷過考試制度的人都知道,做功課不代表你考試就會拿一百分,資質不同的人做功課帶來的效益也不一樣。 在真實世界中,有做功課只代表你對這些議題的暸解比沒做功課的人多了那麼一點點,跟你對這些議題的看法是否正確沒有直接關聯,甚至連是否會提高正確的機率都有待質疑。即便你的看法是正確的,那也只是在某一個格局下正確,在另一個更高的格局下又是另當別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換到市長選舉也是一樣。我認為以下論述更接近事實:媒體和社群著決定著你會接受到什麼樣的數據,你也無從得知那些查不到的資料。你不是專家,你既不懂市府的真實運作,也不懂哪些政績應當歸功於誰,更不知道眼前的政治人物實際上是個怎麼樣的人。你認同別人整理出來的結論,往往只是因為它感覺很棒、讀起來很合理,而非你有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分析。 評價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一個平時素不相識的公眾人物,只因為一些片面數據而死忠護航或言語攻擊,我實在難以苟同。資訊永遠不可能全面,但至少要暸解到片面資訊下的認知有多麽不靠譜,不要只會在課堂上談批判思維,在真實世界中卻毫無素養可言。 最後,一項決策究竟是對社會好,還是社會認為它好,是兩回事。有人在追求私利的同時促進社會進步,也有人做著被社會認可的事業但實質上對...

《人類大歷史》閱讀筆記

Image
Yuval Noah Harari 是影響我思想很深的一位作者,最有名的著作是人類三部曲:《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第一本整理了人類過去的發展邏輯,第二本預測了人類未來的可能性,第三本則著重於人類在當下所面臨的問題。 這套書對我的啟發很大,特別是當我在思考生而為人的意義時,裡頭的許多核心概念總是會在我大腦中迴盪。 初次接觸到這三部曲時我還在當兵,當時一位學長向我推薦《人類大命運》這本書。身為一個著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人,我對於《人類大命運》的主題非常感興趣,所以在週末放假時跑到金石堂翻閱。可惜當時時間有限,只能在書店裡速讀,沒辦法像平常一樣邊看邊在 Evernote 上整理筆記。 當時的我還沒看過《人類大歷史》,而《21世紀的21堂課》也才即將出版。在暸解到 Harari 這系列書籍的內容其實承先啟後、有著共同貫穿的中心思想後,我決定等到退伍再找時間,一口氣把三部曲從頭到尾精讀過一遍,並一如往常把所有重要的觀點整理出來。 剛好前陣子博客來上有特價,我媽不知道基於什麼原因把它買了下來,但因為還不急著看,就先寄上台北借我看。 最近總算有機會撥出完整的時間,看完首部曲《人類大歷史》。這本書的內容絕對不是「歷史」這麼簡單而已,它讓我對於「人類」這個生物有著全新且極為深刻的理解,也改變了我看待社會、政治、商業、心理、宗教、道德、科技發展......等一切秩序演進的視角。 不得不說,《人類大歷史》是我這輩子至今所看過,對我思想改變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之一。 這篇文章分享的是我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所整理的重點筆記。書中內容一共分為四大部分、二十個章節,而我的筆記是依照章節順序整理的。 Part 1:認知革命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大霹靂產生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構成「物理」。物質和能量形成原子、分子等複雜的結構,並產生交互作用,構成「化學」。分子結合成更為複雜的結構,稱為「生物」。生物中的智人發展出了文化,產生「歷史」。認知革命啟動歷史,農業革命加速歷史,科學革命創造新局。 生物學家對生物的分類方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同種的生物可以交配,且生下來的後裔具備繁殖能力,例如鬥牛犬和西班牙犬生下來的小犬可以繼續繁殖。如果兩個生物同屬不同種,代表他們有共同的祖先。同屬不同種...

寫在休學之後(四):細節

Image
這是休學系列的第六篇文了。 這系列寫到現在,雖然以休學後的體悟為題,但其實每一篇是各自獨立的。寫的動機不一樣,想點的主題也不同。 (序) 寫在決定休學當天,寫它的目的是抒發情緒; (ㄧ) 、 (一點五) 寫在休學後一週,想趁對學校的記憶猶新時,談點學習方法和教育批判; (二) 寫在入伍前,警惕自己不要因為當兵的空窗期而忘了應有的基本心態; (三) 寫在退伍當下,希望能把接下來一年的計畫理清楚。 如今退伍快四個月,雖然仍時不時會被一些意料之外的事物與想法給震撼,但大體上已經成功駕馭生活和做事的節奏了。若以一個詞來形容這段時間跟之前一年最大的差別,我認為是「平常心」。 去年休學後的前幾個月,在見了各式各樣的人、經歷種種動盪起伏和認知爆炸後,說實在要像以前一樣靜下心來做事,難度提升了不少。當時內心彷彿有股東西在蠢蠢欲動,做的決定也比以往更加魯莽、粗暴。 但是當情緒和思維的震盪隨著時間開始沈澱,並且在軍中好好地重新把想法整理過以後,總算感覺自己再次回到原本純粹的心態上。 人在不同的狀態下所認為重要的事情並不相同。退伍當下,心態穩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計畫」,也就是去思考怎麼最有效地運用接下來的時間。而在過去四個月裡,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細節」,也就是我對我所學與所做一切事物的細微感受。 計畫和細節是硬幣的兩面,上一篇談了計畫,這一篇就談細節。而我討論的邏輯是:先談什麼是「感覺」,再談「感覺」與「成長」的關係,最後談我認為「細節」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感覺 人的大腦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我們的行為只是這個系統在最表層的體現,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對於這個系統,我們也許永遠沒有辦法完全搞清楚它細部的運作模式,但是仍能從中摸索出一些不變的規律。 關於人的行為,我認為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人總是會順從自己的感覺做事。即使每個人都能用一番道理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但其實言下之意是他「對這番道理的感覺很好」。例如當一個人說自己做事遵循理性時,其實是因為他認為「根據理性做事」的感覺比較好;但如果有一天他對理性「感到失望」,做決策的方式自然會改變。 感覺和理性就像是活在大腦中的兩個獨立的人。我們時常會嘗試用理性去引導感覺,但我們的行為最終總是由感覺來決定。隨著時間的推進、經驗的累積和環境的改變,人的感覺和理...

淺談區塊鏈與比特幣

Image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這幾年蠻火的詞彙,熱度大概跟人工智慧、神經網路不相上下,我自己也常在臉書上看到別人分享它們的相關訊息。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我對於我所看到的大部分區塊鏈相關資料都不是很滿意。 有些文章使用了大量比喻來解釋概念,讀完後好像有點懂了,卻又感覺不是很踏實。有些文章堆砌了一堆名詞,我根本不知道它想表達什麼。有些文章把局部的細節講的蠻清楚的,但總覺得少了些知識點連在一起的整體感。 即便是遇到鏈圈、幣圈的人,問了些問題後感覺也沒問出什麼所以然。這些人喜歡提的往往都是 ICO、白皮書的概念,或是「區塊鏈有多好的未來」之類的願景,但通常都不會好好地跟我解釋區塊鏈背後的技術細節。 直到最近,我挪了一些時間研究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這篇論文,搭配網路上的眾多參考資源作為輔助,才總算對區塊鏈和比特幣有稍微完整一點的認識。 我不是區塊鏈專家,對大部分的虛擬貨幣並不熟悉,更不是什麼區塊鏈或比特幣的忠實信徒。會想寫這篇文章,單純只是想以一個圈外人的角度,談談我對「比特幣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的理解。 這篇文的目標,是依據我對於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淺薄認知嘗試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和比特幣有什麼關係?」 區塊鏈、比特幣想解決什麼問題? 網路上大部分跟區塊鏈與比特幣有關的文章,都會先從一個「比特村」的故事開始講起,所以我也不免俗地用這個故事當作開頭,簡單的介紹一下區塊鏈和比特幣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有一個村莊叫「比特村」。在這個村莊裡,原本是由村長扮演著銀行的角色,每個村民都可以到村長那開戶、存錢。 假設 B 和 C 這兩個村民要交易,C 決定花 60 元向 B 買一包米,那麼 C 就會請村長從 C 自己的戶頭提出 60 元給他,並把這 60 元交給 B。B 收到這 60 元後,再請村長把它存進 B 自己的戶頭裡頭。 每次付款都要這樣提出、存入,難免會有些麻煩。所以 B 和 C 也可以選擇直接寫一筆交易單,上面表明「把 60 元從 C 的帳戶轉到 B 的帳戶」,並把交易單交給村長,讓村長依照上面的內容來更改 B、C 的帳本內容。 這種由村長管理大家的錢的方式,叫做「中心化管理」,現代的銀行體系就是基於這樣的管理機制在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