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9

Pioneers of the last century

Image
Many people want to make an impact on the world. A common approach is to look at what we have in today's world and think about how we can make the future better. The big problem with this approach, however, is that there is too much noise in today's world. Take tech industry as an example, anyone here can peddle dreams in the name of cool-sounding technologie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ockchain, and virtual reality, and It's hard to tell whether these current hot spots will stand the test of time. Bubbles formed and burst, and the future may not look as good as we thought it would be. Over the past year, while researching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Notion and the ideas of Bret Victor, I stumbled upon another approach. Don't look straight to the future; look back to the past. Look at the pioneers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see what kind of future they want to build. Does our world fit their vision then? If not, how far have we got? What has gone wrong? Do we ha

感恩節

Image
昨天是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身在美國能感受到非常濃厚的節慶氛圍,難得的五天連假也讓 Minerva 的學生總算有時間喘息、好好出去玩一趟,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事物與機運。雖然台灣並沒有慶祝感恩節的習俗,但正是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台灣那頭發生了讓我感到無比感恩的事情。 休學至今已經超過兩年,前陣子終於因為超過時限而收到了退學通知,這也意味著我百分之百確定不會回台大讀書了。與此同時,以前在台大的朋友們剛升上大四,目前正迎接著畢業季,大家也開始穿上畢業袍拍團照。 就在感恩節當天,我收到了一則來自台大物理、久未聯絡的朋友的訊息。原以為只是老朋友來探探近況,沒想到打開訊息一看,以前一起在台大物理系足踢球的幾個朋友們把我做成了半身立牌,並替它穿上畢業袍的垂布,擺在物理系交誼廳讓我能混進大家的合照。能用這種方式參與理應不可能參與到的台大畢業季,只能說真不愧是美國的感恩節(咦?),我現在真的是感恩到沒辦法再更感恩了。 謝謝德威和哲豪,咱們明年見。

一句話形容 Minerva

Image
來舊金山讀書超過兩個月了,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 Minerva 這所學校,我的答案是「一個高中、大學和社會的綜合體。」 我這屆 Minerva 收了一百六十幾個學生,這些同學在接下來四年裡的城市遷移中會一起集體生活在位處各國、由青年旅館改建的宿舍裡頭。在大多數時候,不管你在宿舍的任何地方(廚房、電梯、走道、Common Room、Lobby、Mezzanine、Elevator),總是無法避免地會撞見同學,而且遇到的人非常隨機。久而久之,在這個擁有極高互動頻率的生活環境下,每個學生都對彼此有一定的熟悉度。我在這裡生活兩個月就已經有辦法叫出幾乎所有人的名字,並且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建立點頭之交以上的交情,這種感覺就像在讀一個擁有一百六十人的高中班級。 另一方面,每個 Minerva 的學生都得自己處理所有與課業無關的事物,像是辦理各國簽證和手機門號、選擇銀行方案、申請社會安全碼、向工作上司回報進度、投履歷、參與研討會、拓展業界人脈、料理每天三餐、發起個人專案......等等 ,這種感覺跟出社會的時候比較像。 那麼為什麼 Minerva 像大學呢? 因為它就是一所大學啊(廢話)。

如何提升英文能力

Image
在來美國之前,我對我的英文其實沒什麼自信。我高中沒怎麼好好上過英文課,上大學後雖然養成了上國外線上課程和讀原文書的習慣,但是卻幾乎沒有練習口說和寫作的機會。實際算起來,我已經將近十年沒有進行任何英文對話和寫作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三年前第一次到美國時,有個早餐店店員問我「你需要餐巾紙(napkin)嗎?」,而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 napkin 的那個窘境。 所以當我收到 Minerva 的錄取通知時,當下其實挺驚訝的,因為我在做寫作測驗時只寫了三個句子,在做口說測驗時更是一直無法表達出我想講的東西。如果不是靠著過去的得獎紀錄和專案經驗,我現在人很可能根本不會在美國。 為了提升英文能力,我在出國前的四個月花了不少時間練習英文(留學生不練英文簡直是在找死),練習方式包括瘋狂上 Netflix 看沒字幕的電影和美劇、定期找外國朋友聊天、用遺忘曲線來背單字等等。這些練習使我的單字量從原本的四千提升到九千,聽力也逐漸能跟上外國人的語速。然而在短時間內能進步的幅度有限,所以我抱持的心態就是練多少算多少,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其餘的不足就等來到美國之後再提升。 不過到了美國之後,我才發現我對英文過度操心了。在日常溝通的過程中,光靠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和語調就已經能傳達大部分的資訊,排除掉討論專業知識的情況,一般的對話內容只要能聽懂超過一半,就足夠在這生活得如魚得水了。 另一方面,Minerva 是個有非常多對話機會的環境。我們每週要上十二小時的課,由於上課模式和傳統大學差別非常大(未來再詳作介紹),每堂課都會有很多情況需要發言、討論。再加上平常經過交誼廳只要遇到其他同學,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聊天聊上一兩個小時,這些都是提升聽力和口說的大好機會。 總結來說,提升英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來 Minerva 讀書。雖然這結論聽起來很像幹話,但我是真心這麼覺得的。我才來這不到一個月,英文進步的幅度比我高中三年加起來還大。

四海為家

Image
我在十八歲之前,一直都住在同一個「家」裡頭。不管在外面經歷了什麼,總是可以預期最終會「回家」。 然而,在十八到二十一歲的這三年,每隔一段時間遷移到新的地方成了我生活的常態:從大一時的男一舍,到大二上的男八舍,到在吳興街租房子,到軟體公司的員工宿舍,到鳳山的軍營,到高雄的朋友住處,到拳館,到男二舍,到墾丁和小琉球的民宿,再到舊金山的 Minerva Residence Hall......每當我終於開始對一個地方產生「家」的感情時,往往就是遷移到下個地方的時候了。 在最一開始,離開一個才剛熟悉不久的地方總會讓我感到抗拒(即便是軍營也是),適應新的地方更是相當費神。但慢慢地,我習慣了遷移的感覺。 想到接下來四年要跟著 Minerva 的同學們穿梭七個國家七個城市,我的內心便湧出一種混雜著抗拒和興奮的情緒。一方面,我知道要繼續面臨一次次「離開家」的感覺。另一方面,我對「家」的定義卻也逐漸在發生神奇的變化。 沒有什麼地方是會待一輩子的,也沒有什麼地方是永遠不會回來的。遷移可以被解釋成離家,也可以被解釋成以四海為家。

世界

Image
前言 之前在寫「寫在休學之後」系列的文章時我曾提到過,在經歷了這兩年的探索,我的世界觀總算有個完整的架構出來了。然而有件事情我一直沒有深入去談,那就是:我的世界觀到底是什麼? 當時之所以沒有深入去談這件事,是因為每當我嘗試把我的世界觀寫成文字時,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字數暴走。「世界觀」代表著一個人對世界的總體認知,它的資訊量必然是非常龐大的。不論我再怎麼努力,目前都還找不到能完整地將這些內容表達出來的方法。 於是現在的我已經暫時放棄完整地描繪我的世界觀了。我決定換個策略:將過去兩年一些我覺得啟發我很深的資料重新梳理,用我的方式去整理出一個脈絡。即便這個脈絡仍然無法完整地描繪出我的世界觀,但我相信它多多少少能呈現出這個世界帶給我的某些重要感受。 這是一篇可以獨立閱讀的文章,但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寫在休學之後」系列的延伸。如果你能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你大致上也就理解了我在 〈寫到休學之後(終):使命〉 裡所講的使命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大綱 在第一章,我會從幾個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出發,簡單地討論宇宙萬物的起源,並提出我對宗教和因果律的一點質疑。這章的內容主要源自於我自己對物理學和宗教的理解。 在第二章,我會利用一點複雜系統的理論和生物學,討論像生命這樣的秩序結構是如何從混沌的宇宙中誕生的。這章的內容主要的參考資料是 Ilya Prigogine 的《Order out of Chaos》和 Nick Lane 的《The Vital Question》 在第三章,我會用一套模型討論宇宙秩序的發展史,並用這套模型預測在二十一世紀結束前,人類世界可能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這章的內容主要的參考資料是 Ray Kurzweil 的《The Singularity is Near》。 在第四章,我會特別探討智能生命的概念,更加詳盡地解釋第三章最後所做出的對未來的預測。接著我會將主題分岔出去,討論鬼魂和神這類超自然概念與智能生命的關係。這章前半部分的內容主要的參考資料是 Ray Kurzweil 的《The Singularity is Near》和加來道雄的《The Future of the Mind》,後半部分則單純是我自己的想法。 在第五章,我會透過介紹 Elon Musk 這個人和他的公司們在做的事情,揭示人類科技發展的潛力,並

淺談分子存儲技術的未來

Image
昨天晚上看到了一篇在講寡肽分子存儲技術的 文章 ,並和一位工程師朋友稍微討論了一下這項技術的前景。我這位朋友對這項技術抱持著較為悲觀的態度,以下是他所提出的一些質疑: 寡肽分子存儲的平均寫入速度為每秒 8bits,讀取速度為每秒 20 bits。相比之下,目前主流儲存裝置固態硬碟(NAND Flash),在 SATA 介面下讀寫速度約為每秒 4Gbits。 寡肽分子存儲「可望僅花 1 美分就可記錄 1 億 bit 的資料」,換算後會發現 1TB 的存儲空間要價約 24000 台幣,還是太貴。 文中提到「駭客無法像攻破雲儲存那樣竊取分子儲存的內容,分子儲存只能通過人工訪問。即使被發現藏匿的數據,小偷也需要擁有足夠的化學知識才能檢索代碼」,如果使用這麼困難,它就無法進入廣大的消費市場,只能用在特定應用(如軍事資料儲存),這樣根本不可能成為革命性的產品。 之前有一些人問我:「從多個不同的維度去認識世界」、「打造一個有機的綜合能力系統」、「給每個領域分配一個合適且可調整的權重,將這些知識逐步地連結起來」聽起來很厲害,但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例子能顯示出它發揮成效的方式呢? 我認為這是個挺好的機會。 如果在兩年前,我分析和質疑寡肽分子存儲技術的方式可能會跟這位工程師朋友相仿。但自從接觸了一些其他領域的知識以後,我現在看待這些技術的方式已跟過去截然不同。 由於 高品質資源計畫 的東西快整理不完了,我只能排出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寫這篇文章,所以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做出非常嚴謹的考證,而是希望能透過一些不同的切入視角,展現一下如果能多涉獵並整合一些本科以外的知識,理解世界的方式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範式轉移 在看到有關寡肽分子存儲技術的消息時,我腦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想法是 Google 工程總監兼未來學家 Ray Kurzweil 在《奇點鄰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書中提出的科技範式轉移和指數增長理論。 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這個概念源自於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意指人類完成某項任務的方法或是對某項事物的認知在根本上發生了重大改變。 舉例來說,人類從沒有語言到有語言是一種溝通上的範式轉移,從相信地心說到相信日心說是一種世界觀上的範式轉移,從使用算盤到發明計算機則是一種計算工具上的

打針

Image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特別怕打針的人,小時候打針時我都是那種邊打邊跟護士阿姨喇賽的學生。去年在鳳山當兵抽血時,被一個找不到我血管的雷包護士在小手臂上連扎四針也還算可以接受。 但今天我真的是經歷了人生情緒起伏最大的一次打針體驗。 Minerva 在四年內要去七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它們當地盛產的疾病。在拿著學校提供的 Student Health Form 去醫院和醫生討論一番後,結論是今天要一次打七支疫苗。 我當時想:七支?有沒有搞錯?抗體不會打架嗎? 於是我問醫生:「一次打這麼多疫苗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醫生:「會啊,超痛的。」 我:「......」 當下心中有點忐忑,想說要放鬆一下心情,就在等待健檢時用 Messenger 和鼎鈞聊天。 鼎鈞:「哈哈哈哈哈,搞不好一個疫苗四針喔,4×7=28」 鼎鈞:「好好笑,你連水痘都要打,小孩子喔」 鼎鈞:「乾水痘是減毒疫苗耶!這樣你其他的不能是減毒疫苗。黃熱病也是減毒疫苗,完蛋,你要被毒死了」 我思索著自己為什麼會蠢到跑來找這傢伙聊天。 健檢完後去取藥,看到七大包的疫苗我感到愈來愈不安。走進注射室時護士直接給了我一個傻眼的表情。 護士:「年輕人,你是要去哪裡,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打這麼多疫苗」 我:「......」(內心 OS:你們可以不要每個都強調要打很多針嗎老子已經很努力想要忘掉它了你們還一直提) 然後我就戴上耳機開始播 Eminem 的歌,想說早死早操生。結果過了幾秒後護士突然說: 「第一針打完了」 我:「蛤?」 我這才發現疫苗打在肌肉上根本就沒感覺啊!!! 原本已經做好覺悟要好好痛一番了,沒想到七針一下子就打完,幾乎沒感覺,突然有種期待落空的失落感。 倒是想到現在身體裡有七支疫苗就覺得很詭異,頭有點暈暈的,我還是先去補眠吧。 如果醒來以後變成變種人,我想從 Minerva 休學,改去 X 學院找 X 教授學習控制自己獲得的超能力。

寫在休學之後(七):使命

Image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以前曾覺得,生活如果不那麼忙、多空出一點時間來反思我所做的每件事的意義,也許會變得更有智慧一些。但我後來發現這事的邏輯其實是反過來的: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反思不出答案,所以才要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我感覺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即便我這麼做了,最終仍然會陷入無法回答「這些事情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的困境。為了走出這個困境,我花了很多時間反思「意義」這個詞的定義,因為我不想把自己的生活決策寄託在一個我不懂的詞彙上。 如果把一件事情的意義定義成「這件事情對於某個目的的重要性」,例如「讀書對於認識世界是有意義的」、「友善待人對建立好的人際關係是有意義的」,那麼每件事情要有意義,都必須有某個目的作為受體。 然而此時就會引申出另一個問題:達成這些目的的意義是什麼?認識世界有什麼意義?建立好的人際關係有什麼意義? 一但使用了上述定義,最終就會陷入無止盡的追問,並且得不到任何有實踐價值的答案。 如果換個定義,聲稱「意義是由每個人去賦予的,你覺得一件事有意義,它就有意義」呢?我曾經有段時間接受了這個定義,但久而久之就會陷入另一個思維困境:為什麼我要賦予事情意義?為什麼我一定要有意義的過日子? 不管使用哪一個定義,在大多數時候我都會因為當下找不到答案,於是轉而去找尋下一個看似有意義的事情,用新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逃避回答那些還沒被解決的「意義問題」。 然而,這樣的日子過得愈久,這些「意義問題」就積得愈多。當它們積到臨界點時,我就會被引向更大的問題:「我活在世上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人生中的某個時節點開始覺得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並且為「找不到答案」的困境感到痛不欲生。這個時節點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是一二十歲,有些人可能是七八十歲,也有些人搞不好一輩子都不會經歷。 對還沒經歷過的這種困境的人來說,可能覺得沒事去想這個問題是自找麻煩。但我相信經歷過的人都能理解:當那個時節點到來時,你根本無法阻止自己去思考它。 我在十九歲時開始真正面臨找不到人生意義的問題,這很大程度上也導致我做出休學的決定。為了找尋答案,我曾試著從基督教和佛學的角度切入,也曾試著透過研究歷史來找尋靈感,亦曾認為也許能在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上找到答案,最後又逐漸地被引導到哲學上面。 《Sapiens》的

高品質資源推薦計畫,歡迎分享

Image
每當我想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能(例:寫程式、打拳擊),又或是臨時需要調查做一件事的最佳作法(例:準備競賽、搶便宜機票)時,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上 Google、知乎、Quora 查大量資料,再從中篩選、收束,最後讓自己鎖定到某幾篇特別好的文章上好好研讀。 然而這個做法有個缺點,就是我花在「淘汰不值得看的資訊」的時間太多了。如果說我只有一件事情得做,花這些時間來親自篩選資料也許是必要的。但生活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是每件事都調查得如此詳盡,耗費的大量時間反而會產生報酬遞減。 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能運用一點集體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定期儲備一些潛在有價值的資訊。因此在 2019 年 5 月,我發起了為時一個月的「高品質資源推薦計畫」,搜集了上千份各領域的高品質資源,並將它們分門別類、整理成「高品質資源彙編」。 要如何取得這份「高品質資源彙編」呢? 答案是:推薦。 如果有任何資源使你在某個情境下覺得「太讚了!它拯救了我!」,歡迎通過下面的表單連結將它們推薦給我,我會將裏頭合適的資源更新到當前的「高品質資源彙編」裡頭。 只要有任何一份你所推薦的資源被我選中,那麼作為回報,我也會將我整理好的「高品質資源彙編」在你表單提交後的下個月底前透過 Email 整份寄給你。 這份彙編的價值在於,當你未來需要探索新領域、學習新技能、做某個你毫無經驗的事情,或甚至是單純感到迷惘時,你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從這份彙編裏頭找到好東西,幫你省去大量上網海搜、詢問別人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對於「什麼樣的資源是高品質資源?」,我的篩選標準是:只要一份資源能充分滿足一個人在某個情境下的需求,它就算是高品質資源(一些可參考的指標:實用性、啓發性、知識性)。資源的形式本身沒有限制,它可以是文章、網站、產品、App、課程、書籍、……等等。 換句話說,只要你真誠的填寫這份表單,取得這份彙編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 表單連結 常見問答統整 計畫開始至今已經收到上千份資源。由於參與人數眾多,有些人對計畫的細項有些疑問,所以我希望能在這邊特別回答多數人最在意的一些問題。 篩選機制 這項計畫的說明中提到:只要有任何一份你所推薦的資源被我選中,那麼作為回報,我也會將我整理好的「高品質資源彙編」在你表單提交後的下個月底前透過 Email 整份寄給你。 那如果沒被選中呢

寫在休學之後(六):選擇

Image
每當和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時,聊天的話題通常會從「你最近在做什麼?」、「你接下來打算做什麼?」開始。讓我感到困擾的是,我最近發現我變得很難簡單地解釋我在做的事情,因為光是要交代「背景因素」和「決策方式」這兩個部分就得花上不少精力。 用簡單的方式把事情講清楚很重要。當我無法簡單地和別人解釋自己在做什麼時,多少意味著我自省的時間變少了。剛好這陣子做了一個比較重大的選擇,所以想趁這個機會把近期發生的一些事情和想法梳理一下。 主軸 如果將休學至今一年半的時間總結,我主要在做的事情有四個。 第一件事是之前反覆提過的「打造一個有機的綜合能力系統」。這是我在考量了未來世界的隨機性、我個人的學習風格以及我認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能力等三個面向後,制定出的個人成長策略。 第二件事是「從多個不同的維度去認識世界」。我堅信世界是一個維度非常高的複雜系統,而要理解這個複雜系統的本質,就必須要廣泛地從各種不同的面向去認識它,這些面向包含但不限於:科學、技術、哲學、未來學、歷史、宗教、商業、創新、經濟、金融、法律、政治、心理學、設計。 我的目標不是成為所有領域的專家,而是給每個領域分配一個我認為合適且可調整的權重,將這些知識逐步地連結起來,整合成我的世界觀和思想體系,對這個世界建立更為全局的認識。 第三件事是「保持健康」。這當中主要涉及了四個面向:睡眠、飲食、運動、心理狀態。我確保了每天八小時的睡眠,控制了每餐的飲食內容,保證一週四天以上的運動頻率,並建立了冥想的習慣。 第四件事是「找尋人生使命」。我希望能找到我與這個世界的契合點,搞清楚我到底想要在這個世界留下什麼東西。 就在大約半年前,我在這四條軸線上都有了階段性的成果。我的綜合能力系統開始發揮耦合的作用,提高了思考很多問題的效率。我對世界有了一個全新且更佳穩定的認識。我將身心維持在一個我很滿意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擺脫了過去二十年的迷惘狀態。 階段性的成果多少意味著現況的飽和,這通常也代表著做出下一個「重要的選擇」的時候到了。 重要的選擇 在過去六年,我的人生充斥著許多重要的選擇,包括:高一高二不管學校課業,跟家人說要用競賽升學;高三擺爛物奧,跑去組建團隊、學習新技能;台大剛入學一週就跟家人說不讀物理系了,要用數學系畢業;大二上突然休學,跑到軟體公司工作;退伍後把工作辭了,投以全部時間自學。 我所做的

從遺忘找回初心

Image
必須承認,在開始讀物理系以後,我愈來愈不喜歡物理了,而且我發現我有不少物理系的朋友也跟我有著同樣的狀況。在大量重複性的公式推演和數學運算中,物理似乎不再像以前那般迷人、充滿靈性。 在休學的這一年多裏頭,我花在研究物理的時間非常少,我對於物理理論細節的掌握顯然也不像過去那般犀利。但很神奇的是,我發現現在的我比起大學時期、甚至是高中時期更愛物理了。光是偶爾在腦中思考正向力、向心力、電磁場等最簡單、最古典的觀念就足以讓我感到興奮,覺得這東西很神奇。以前我在思考這些觀念時,腦中可能會浮現它們的數學公式,然後心想「哦,就這樣啊,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現在我感受到的卻是一種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會有種「天啊,這個世界真的好神奇」,並想要馬上起身研究物理的衝動。 以前在物理系時,「簡單」常常不自覺地變成「理所當然」,但是我現在卻發現其實最漂亮的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你站在地板上,地板會把你撐起來;你在跑到彎道時,會感受到一股慣性力試圖將你拉出軌道;你手機撥打出去,會送出電磁波、改變空間的電磁場分佈結構。這些都是很神奇的現象。但是當我還是物理系學生、物理能力最好的時候,它們可一點都不會讓我感到神奇,因為我已經麻木了,只想著去追尋更抽象複雜的理論,卻忘了自己學習物理的初衷。 最近我乘著這股突然重新湧出的熱情,下單買了加來道雄的《Hyperspace》來啃,因為近代物理的發展脈絡一直是我最愛的物理主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很輕易地就進入了自己過去對物理感到極端興奮的那種體驗,這感覺實在是太棒了,我猜嗑藥應該就是這種感覺。 不只是物理,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我學習寫程式的歷程。 我人生中最不喜歡寫程式的時間,就是在軟體公司工作的時間,因為我寫程式的動機變了。當我在軟體公司工作時,我不再是為了打造一個我打從心底覺得很酷的東西寫程式,而是變成為了「創造客戶價值」而寫程式。即便我試圖說服自己「創造客戶價值也很重要」,但是理性最終仍敵不過感性,我寫程式的驅動力也變得不如從前。 所以後來我封了鍵盤、停止寫程式,反倒開始去自學一些 Digital Circuits、Programmable Architectures、Computer Organization、Operating System 和 Design Patterns 等我當下更有動機、也更有興趣去學習的東西。這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