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兩位IPhO國手的選訓心得


余竑勳是這次我來物奧選訓認識的一個很有趣的傢伙,曾經是數奧和資奧的國手,綽號有「眼皮」、「數學小公主」和「國手」等。以前雖然臉書上有加他好友,但因為廢文太多了讓我以為他是個只會發廢文的小屁孩,哪知道這次來物奧選訓認識後卻讓我對他大大改觀(雖然愛發廢文這點沒變),尤其是他在當上國手後放棄資格的舉動讓我刮目相看。

林柏翰是我去年來物奧選訓的室友,曾拿過科奧金牌和生奧金牌、一個月準備學測拿了七十五級上台大醫、已錄取美國的MIT,同時也是今年的物奧國手之一。

這兩人都是征服了台灣幾乎所有教育難關的佼佼者,而他們兩人在參加完這次選訓營後所撰寫的心得十分發人省思:我為甚麼來比賽?一切成果背後的初衷究竟是甚麼?我想這些內容對於任何一位踏入過相關領域的高中生都很值得一看,因此這邊決定將這兩人在臉書發的選訓心得作為本網誌第一次轉載的文章。

 (以下正文)

標題:無題 作者:余竑勳


拖到現在才發文
一開始連按讚都不敢的說
------------------------------------------------
還記得第一天到物奧選訓的時候
突然覺得非常的不適應
看到每個人一有空就開始苦讀物理
拿出各種考古題開始寫
拿出各種griffiths看
回到房間也是看書 看書 再看書
讓我覺得氣場不合
雖然去年資奧一開始也是不適應 不過那是認識的人太少了
這次神奇的地方在於
明明就認識很多人 卻還是有一股莫名的高氣壓籠罩在高度頗高的八樓
到了第二天,這樣子的狀況沒有改變。上課的時候大家還是在看自己的書。一成不變。第三天的時候我甚至開始懷疑我來錯地方了,早知道TOEFL考完之後不該花那些時間準備複選的。
-------------------------------------------------
為了強迫自己適應環境,我跟 蔡沛愷借了一些題目解解上課的悶。我這才意識到把一堆考古題丟在學校沒帶過來是多麼愚蠢的行為。打開課表,發現是滿滿的(沒有意義的)試題講解。天啊,我這樣不是要沒事幹了?
而且讓我有心得的課真的為數不多,真的讓我多次懷疑自己來選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段時間我唯一的容身之處就是同樣也在讀英文的 蔡沛愷的房間。(當然也是為了要借網路:p)
星期五的時候我跑回學校拿了考古題,心想我終於可以做些正常的事情了。於是上課的時候我都在做下一次試題講解要講的題目。當然,該聽的課我還是有聽就是了w
到這時為止,我慢慢加深了「物奧就是把每個人訓練成解題機器」的印象,尤其是看到一堆噁爛的力學題目的時候=ㄦ=(?)
蔡沛愷曾說過:「我現在看到我會做的題目的時候都直接跳過,不會做的題目也跳過……把整本翻完我才發現我什麼都沒做到」
我本來以為這是老人頹到發出臭味(?)的象徵,但是漸漸地我發現再這樣下去我總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
------------------------------------------------------
也不是說上課都很無趣啦
像是第一次聽相對論 當然會覺得很新奇
尤其是下午又聽一次相對論 而且又是解函方的時候 (?)
((那天我回去之後忍不住自己推導了一次 函方的魅力真的無法擋啊啊啊啊啊><(?
------------------------------------------------------
一切的轉機是在星期六回家之後
詹雨安創立了邪教(?)
為了吸收師大會館靈氣,我也換了頭貼(喂
------------------------------------------------------
星期一回去之後,一切都和上個星期不一樣了。
首先,早餐從7-11變成學七了(X)
整個選訓營的氣氛開始轉變了(O)
原本和數奧、資奧選訓營氣氛完全對比,死氣沉沉、籠罩在眾人頭上的西伯利亞高氣壓(?)彷彿就像是被 汪郁哲的聖歌所淨化,逐漸地消失。
神奇的是,詹教授完全沒有出現,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出現了(X)
翁赫辰開始成為除了 詹雨安之外 PK房間的常客之一
我們的隔壁房開始放聖歌(X)開始常常發出歡樂的聲響(還是怪怪的)
勇者與boss的故事也是這個時候開始發展的(咦)
不知道是我改變了,還是環境改變了,我開始喜歡上這種感覺了。((不過試題講解還是一樣討厭)(X
嘛,不過這星期蹺課人數超多,連學弟都在蹺課,嘖嘖
雖然星期六就是筆試1,但是緊張感比我原先預想的還少很多。雖然對我來說這才是常態(如果數奧每次獨研之前都要被緊張感給佔領的話…就沒救了XD),但感覺上這並不是一般的物奧選訓會有的情形。算了,我喜歡(?)
看錯春分點固然傷心,不過考完試之後教室還是充滿著和諧感比較重要。儘管可以聽到各種(我不是很喜歡的)估前半線的聲音,嘛,也沒什麼差了,至少氣氛和樂融融的(?)
-----------------------------------------------------
第三個星期的氣氛並沒有因為充滿著考試而僵掉。不如說,又變得更歡樂了。當有人考爛的時候,邪教信仰的偉大(?)都會讓他相信明天就是破台之時…呃雖然筆試二之後詹教皇就有被砍的危機(?)
星期四考完之後,我差點產生了我正在數奧選訓的星期二下午的錯覺(?),甚至以為自己在數奧培訓了(?)
跟第一天相比起來,這個選訓營已經變了太多太多了。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說一句公道話,就是壞掉了(X)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XD
------------------------------------------------------
稍微比較一下數奧 資奧 物奧的選訓營吧
論歡樂度的話,我認為數奧約等於資奧>物奧吧
其實我不太清楚數奧跟資奧哪個比較歡樂就是
畢竟數奧不會用大螢幕放四倍速的school days(?)
論題目有趣度的話,數奧>資奧>物奧吧
感覺數奧還是有比較多不routine的東西
資奧的話至少構思演算法的時候頗不機械化的
倒是物奧的題目,嘛,能讓我覺得感到有興趣的真的就是那個函方解相對論了(喂)
自己做的話做完就只會有種「啊 我那裡又漏了一個加號」的這種feel,看答案的話也只有「喔 是考慮這個喔」或者「為什麼他這樣唬爛啊…」之類的想法,老實說就是完全沒有驚喜感。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我還是沒辦法真心地喜歡物理的題目吧。或許能夠引起我興趣的物理在別處,但至少不在這裡。

論刺激度的話…資奧超不刺激的,因為有邪惡表格XD每個人的分數一覽無遺,毫無遺憾
數奧的話討論一下大概就知道大家的狀況怎樣了,而且結果公布的時候大家也都不會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只自己的心揪一下就看到名單了。
倒是物奧=ㄦ=不得不說真的很刺激。刺激的點在於太難掌控自己到底做得怎樣(每題都分那麼多小題,每小題還有部分分),而且結果公布的時候還把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公開行刑(X)
不過儘管如此,需要大心臟才能考好的果然就是數奧了。感覺考數奧最吃心理素質了,想想某個冥想天降3分的唬爛王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
看到這邊,如果你覺得為什麼我好像在打總結論了的話
不要覺得奇怪
如果早上起床我還沒改變心意的話
我星期一就要回學校上課了w
-------------------------------------------------------
((不小心打到跨天了 昨天的今天變成昨天了))
昨天在頒證書的時候突然覺得不太對勁
怎麼順序不太固定,有跳過幾個特定的人
想說該不會被跳過的是國手吧
卻看到好幾個強者被叫上去
然後自己被跳過
正當覺得自己在胡思亂想的時候
台上:「接下來唸到的人是備取國手……」
我瞬間挫了一下,覺得有滿滿的不諧和感
當時的最佳解就是我的名字出現在接下來的六個字中
可惜的是,這兩個名字我都不認識。
我的思緒開始混亂,我不太能接受正在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的八個名字更是讓我陷入更深的混亂
聽到了我的名字,但是這個名單實在是陌生得讓人覺得可怕。雖然我不喜歡預測國手名單之類的東西,不過這名單…不可能和我可能預測的任何國手名單相似啊…(尤其是有我)會不會他根本把考試編號弄錯了…
要說聲道歉的是那個時候實在太混亂了,連話都不能好好講,再見之類的話都沒說w
我仍然無法接受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家都走了,只留下8個正取2個備取…嚴格說是7個正取1個備取(各一個請假)。以我弱小的理解力無法理解為什麼被留下來的是我,而不是那些實力比我高強許多的高手。當我仍為這些謎團所困惑時,不知不覺間我到了辦公室。看到桌上的國手培訓課表,我忍不住翻了一下。
我看到的是一片死氣。
我沒有留下來的道理,也沒有留下來的意義。什麼目標啦夢想啦更不可能有。助理那個時候巴拉巴拉說得一大串也是從我右耳進左耳出。我那個時候完全陷入深思狀態,思索著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我的SAT啦,我們班的合唱比賽啦,我們的成發啦,一切都是那麼得令人不知所措。
尤其是一想到昨夜還在房間打牌的人,都已經拖著行李回家了,我就感到格外傷情。有時候就是覺得世界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
為了短暫消除我的鬱悶,溜去跟在上台大物理的同學們吃個午餐。在跟PK長談了一下(好矛盾XD),跟各方人士(?)討論之後,我目前的心意大致定下來了。除非我睡覺作夢的時候突然改變心意(?),不然…應該就是這樣了
抱歉 我一開始半個選訓文都不敢回
抱歉 我什麼都沒說就要消失惹(?)
不過既然還有要做的事 還有想做的事 何必挖苦自己去做不需要做也不想要做的事呢…
擁抱英文囉(?)
----------------------------------------------------
總之
陳宣叡 蔡沛愷 白奇剛 林柏翰 許芳慈 (其它tag不到) APhO加油><
在瑞士也要加油><
稍微先脫個隊啦…
----------------------------------------------------
我就知道發長文的時候應該用注音打才不會不小心打太多=ㄦ=
生涯中奧賽倒數第二站 結


標題:《。》 作者:林柏翰

一切終於到了一個段落。

去年七月從生奧回來後,過了一段很頹廢的日子。當見識到世界的精采後、或是經歷了一段過於歡樂的旅程後,往往會停留在往日的回憶中。觀於海者難為水,對於生活中的波瀾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

算來也快一年了。我沒做什麼事,卻也做了很多事。

回國後,只要打開臉書,哈佛、耶魯、MIT、劍橋的動態就會映入眼簾。申請美國大學,是為了讓自己多種選擇,某種程度上其實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比他們差,也為突然歸於平靜的生活尋找新目標。就這樣,從一開始的摸索,發現起步比別人晚很多後,趕場考試,寫essay,寫推薦信,填資料,申請獎學金,interview,到再三檢查後遲疑的按下最後的submit。

然後就是學測。參加學測對我的意義究竟為何,我其實到現在都還不清楚。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作為一種人生必經的歷程,抑或只是覺得高中三年,考了無數次小考,總是要有個了結。總之,我還是去了。並不能說完全沒有壓力,只是抱著比別人輕鬆的態度。看到奇葩的國文作文,三個老女人的頭髮,兩座該拆的郵筒,只是覺得好玩,就放心地寫了。

弄弄備審,看看小說,二月就這麼過去了。

然後就到了放榜的時候。首先迎來的是MIT。因為惱人的時差,一早六點睡眼惺忪的爬起來找email,看了半天終於找到了pleasure和offer幾個字。當下並沒有特別的激動,躺回床上,卻再也睡不著,書包揹著就去上學了。然而,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兩個禮拜後的師大會館,迎來的是連續的拒絕信。再打開臉書,又是各種截圖、狂喜充斥。

連續看到了幾張哈佛、史丹佛的錄取信,覺得有點不甘,想了一想,又覺得應該要知足。只花了四個月準備,連美國都沒去過的一介台灣高中生,能夠進入MIT,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當一個人沒有選擇的機會時,也就省去了選擇的麻煩;擁有選擇權不一定是件好事,還可能畏於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不敢選擇。

接著就是物奧。連續參加三年的結果,就是連教授上課要講什麼故事都已經知道了。一年級來的時候,一個人覺得孤單,整天跟又臭又長的題目對抗,連解答都不一定看得懂。二年級的時候,帶了一疊的生物配物理,看膩了就轉換胃口,倒也不錯。備取國手,是當下最好的結果,也在後來順利轉換跑道。最後一次,衝勁少了,反而比較想來找朋友免費吃住順便躲段考。物理還是看,但是不用拼命地看。

三年了,很開心物奧選訓營起了一點小改變。爆滿的課還是一樣死板,學七餐廳還是一樣噁心,但是氣氛卻從沉悶無聊多了些許歡樂。這個改變很大一部分必須歸功於Dr.詹,還有所有一起參加的每個人。不管結果如何,至少,之後回想起來,會發現除了寫題目、考試,還有一張證書,大夥一起創造了一些共同的回憶。

我想一個人最大的價值不在他拿甚麼牌,而是能給他人留下怎樣的印象。一個人能在奧林匹亞拿到最有意義的也不是獎牌,而是那些追味無窮的回憶。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一位學長說的。

物理奧林匹亞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物理,生物奧林匹亞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生物。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整的代表另一個東西,因為 “代表” 這個詞本身就隱含著過度簡化的危險。奧林匹亞是競賽、是考試,而只要是競賽就包含著運氣,只要是考試就需要著技巧。科學現象的真實情況是很複雜的,要把它變成中學生能夠在數小時內解出來的題目,無可避免地會有過度簡化、假設不明,甚至淪為猜測出題者心意的情況發生。

這段期間,順便把參加競賽對我的意義好好的想了一想。撇開那些追求卓越、享受挑戰的陳腔濫調不談,我發現參加競賽的動力可以歸結成一個字:快感。國二的科奧選訓,我第一次從一成不變的學校生活中脫身,發現了另一個未知的世界,從此便一頭栽入。我不滿足於學校生活中的無趣,想要尋求刺激,而奧林匹亞正好滿足這樣的需求。

很多人覺得參加競賽很辛苦、很累,但我很享受這種感覺。選訓營很緊繃,也很歡樂。能夠和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而競爭、而屁話、而耍廢,是很幸福的。和一群思考相近的人互相討論,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在待了連續五年的科教大樓,透過充滿PM2.5的空氣遙望遠處模糊的101,對這裡生出莫名的熟悉感。“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裡 ”,李宗盛的這句歌詞,我一直很喜歡。

不管未來的我們,身處何方,只要記得當初的美好和初衷,也就夠了。

未來的路,還很長呢。

Comments

  1. 可否好奇問一下:余竑勳當時在學校參加什麼社團呢?因為他提到「成發」。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物理與奧林匹亞大小事

怎麼準備科學班甄試

給資優生的一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