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休學之後(ㄧ點五):螺絲釘文的Q&A
上禮拜的某天晚上,我因為寫 code 寫到有些疲憊,想說放鬆一下,心血來潮決定寫點文章抒發自己對學習、對體制、對世界的一點看法。在把腦中想法構思組織一番之後,分類出幾個主題,計畫利用休學後的閒暇時間寫一系列的文章。 於是當天晚上用了快四個小時寫下 《寫在休學之後(ㄧ):別做螺絲釘,做自己》 這篇文,隔天早上也沒想太多,稍微檢查後覺得沒問題就發出去了。沒想到竟造成比我意料中還要大的迴響,這陣子訊息量和好友邀請也大到有些難以負荷的程度。 由於我最近實在太忙,訊息很多都是已讀狀態,沒辦法每則都回,只能在此說聲抱歉。剛才稍微整理了一些網友針對原文敘述所提出的問題與質疑,決定用這篇來一次性的回答。 Q: 走出自己的路是很好,但你只從你個案的立場來思考學校該怎麼樣,不覺得太過偏頗嗎? 我的立場當然不能適用在全部的學生身上,但這篇文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關注,部分就是因為不少論點能適用在非常多大學生身上。特別是文中舉的例子,周遭很多同學都抱怨過,他們只是發出的聲音比較沒被看到,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同時,作為一個曾經的台大學生,用自己的經驗點出我所認為台大(或是任何大學制度)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因為任何體制都該能被挑戰,對事情提出批判才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讓體制進步。 Q: 對你沒意義的制度,並不代表對別人也沒意義吧?以一個系而言,這些制度是它把關自己系的產出的手段,期望放寬標準的同時,有考量過這樣作真的對「物理系」、對「數學系」好嗎? 同意每個系都有把關自己系的產出的手段,但「放寬標準」跟「放低標準」兩者是不一樣的,放寬意味的是給予學生更多彈性。當前的制度缺少一個能讓學生因應不同的個人情境去抬高、轉換標準的彈性,是我覺得很難過的地方。 到底是要讓學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還是成為科系希望他們成為的人?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如果制度沒辦法兼顧兩者,就代表可能還有改進的空間。因為科系是以人為主體,當一個系因為規則缺乏彈性,導致無法得到大部分內部學生的認同,我認為就是對產出沒有做出足夠好的把關。 Q: 你如果保持著坦然面對的心態,自己不去要求優異的成績的話,不就沒有所謂強制地扭曲了學習節奏的問題了嗎? 說得沒錯。好成績使得節奏被扭曲,好節奏使得成績可能變差,這規則實在太怪,所以我坦然的休學了。 Q: 課爛,要麼反應,不然就想辦法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