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Category

文章索引

原本這個部落格存在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沉澱一些心得、紀錄我覺得重要的事情和保存年輕時的回憶與思想。沒想到寫著寫著發現不少文章的瀏覽次數出乎意料的高,也讓我意識到我的想法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許多素不相識的人。 所以基於有人在看的前提下,我決定將文章做一份索引,讓你方便查詢。這份索引總共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分類索引,其中每個類別的文章由上到下是按照發表時間由新到舊排序的。第二部分是時間索引,也就是直接將所有的文章按照發表時間由新到舊排序。 部分文章我有同步發佈在 medium 的個板上: Sheracaolity 分類索引 Heptabase: My Vision: Heptabase Meta App - A new type of software 持續的自信 Sam 做產品 寫程式 Sneak Peek 2 Sneak Peek My Vision: My Vision: A Forgotten History My Vision: A New City My Vision: The Context 休學系列: 寫在休學之後(八):取捨 寫在休學之後(七):使命 寫在休學之後(六):選擇 寫在休學之後(五):心境 寫在休學之後(四):細節 寫在休學之後(三):長線藍圖 寫在休學之後(二):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 寫在休學之後(ㄧ點五):螺絲釘文的Q&A 寫在休學之後(ㄧ):別做螺絲釘,做自己 休學 生活反思與自省: 持續的自信 The Right Mindset for Startup Founders 創業者的正確心態 Collectively Smarter 無題 追求卓越 Pursuing Excellence The Devil What I've been doing recently 2020 New Year Goals 從遺忘找回初心 2018 大一 一點年終自省 給資優生的一些話 2015回顧 反思對教育體制的抱怨 Minerva系列: 2020 Mid-year Recap Minerva 的課...

重要公告:此部落格已搬家到 Ghost,歡迎訂閱

Image
身為一個喜愛在網路上寫作的人,我已經使用了 Blogger 八年、 Medium 四年。最近深思熟慮後,決定把所有的文章全部搬家到 Ghost 上。 為什麼要搬家到 Ghost 呢? 我在寫作時,一直有著三個核心需求: 版面盡可能簡潔、編輯器能支持 Markdown 語法,讓我不用花費心思去調格式、字體、排版。在這點上,Medium 做得非常好,Blogger 則爛得無可救藥。 在網路上建立一個「自己的地方」。在這點上,Blogger 做得很不錯,但是 Medium 更多時候會讓你覺得自己在把文章發佈到一個平台上,而非自己的網站。這也是我只有少部分文章會發 Medium 的原因。 可以快速地在沒有版權問題的情況下,給文章加上一個漂亮的封面圖片。 以上需求 Ghost 都完美地解決了。Ghost 和 Blogger 一樣可以讓你建立「自己的網站」,但又有著 Medium 等級的 Markdown 編輯器。同時,在 Ghost 我可以一鍵地替文章加上從 Unsplash 挑的免費圖片,省去我 Google 找圖的時間。更讚的是,Ghost 的部落格可以被訂閱,但我在發每一篇文的當下都可以選擇是否要讓訂閱者收到文章的電子報。 綜合以上幾點,我現在決定用 Ghost 管理所有發布的文章,Medium 只發布特定類型的文章,Blogger 則全面停用。以下是我的 Ghost blog 連結,有興趣的人歡迎訂閱 :D https://sheracaolity.ghost.io/ P.S. 希望下一次搬家就是 Hepta Blog 推出的時候了 XD

My Vision: Heptabase

Image
Medium Link:   My Vision: Heptabase Foreword After finishing the first three articles ( My Vision: The Context , My Vision: A New City , My Vision: A Forgotten History ), today I will introduc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Internet we’re building: Heptabase . The lifecycle of human knowledge work Heptabase ’s vision is to create a contextualized knowledge internet, and an ecosystem of tools surrounding this knowledge internet, to augment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f knowledge workers around the world. Human knowledge work has a lifecycle: exploring → collecting → thinking → creating → sharing. For example, I explore ideas from Google and Are.na and collect valuable ones to Roam Research. I use Miro to make sense of these ideas, Notion to create content based on my thinking, Medium and Facebook to share it for others to explore. The drawback to the process is that I’m constantly switching tools. The context of an idea is scattered across different tools, making it ha...

The biggest bullshit in higher education.

Many schools try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do research, including the methods, tools, and perhaps the habits of mind. They let students learn the concepts, work on assignments, and grade them, thinking that all these practices will help students learn and gain the skills. I believe that’s the biggest bullshit in higher education. Most assignments that my friends and I have done in colleges, either NTU or Minerva (both are top universities), are filled with our hypocritical bullshit, mainly because these assignments asked us to write essays and analyses on topics we have no interest in. All the research skills that I’ve gained are not from schools. I acquired these skills during summer breaks and gap years, when I was doing extensive reading on topics that I’m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that I actually care about. Working on things I care for automatically leads me to the quest to find better methods, tools, and habits of mind. For me, that’s the right time to take edu...

Meta App - A new type of software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two types of apps in today's world: The first type is specialist apps. They have simple functions, are easy to use, have a clear value proposition, and deal with a specific use case. Spotify, for example, is for listening to music, while Zoom i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The second type is general-purpose apps. They usually have complex features and like to advertise themselves as "all-in-one," which can integrate many use cases into one service. These apps have a steep learning curve and aren't particularly good in a specific feature, but they save you from spreading your data across many apps. Notion, for example, can be used for teamwork, managing projects, taking notes, creating web pages, and so on all at once. Without an all-in-one app like Notion, you'll need to scatter your data across Google Docs, Trello, Evernote, Medium, etc. I am evangelizing a new type of Apps in the next decade, which I call Meta Apps. A Meta App works like a ...

持續的自信

在我國三升高一的那個暑假,也就是大約八年前(2013 年六月),我給自己定下了「每個月要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的計畫,不管再忙都要發,哪怕只是寫個短短的廢文也沒關係。當時開始這個計畫的原因是什麼,現在也有些忘了,但我模糊的印象是有人跟我講說「多寫作會讓思考變得更清楚」,讓我想嘗試寫些東西看看。 一開始寫文章當然只是寫自己開心的,也沒特別跟朋友講。但寫了一兩年後我的朋友們其實也大概都知道我有在寫部落格了。我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寫了八年,部落格瀏覽人次也一路從一百人演變到一百萬人,現在回頭看其實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在我高三的寒假,也就是大約五年前(2016 年二月),當時我已經用物奧保送大學了,所以在朋友介紹下加入了一個自學團隊,和幾個高三生一起研究科技、人機互動、商業等主題,每個月都會分享自己在學的東西,有時候也會一起做 side project。 一開始加入團隊當然只是好玩,但又這樣糊裡糊塗地搞了五年,團隊有不少人離開了,也有不少新的人加入,最後變成了我現在在做的新創 Project Meta。從連程式都不會寫、連新創是什麼都不知道,到做出實際的產品和國際用戶社群,這過程真的踩了很多坑,但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現在回想起來,我人生中大部分做得比較好的事情,都是透過持續積累而來的。不管是寫文章、寫程式、做產品,我其實都遇過非常多瓶頸。現在在做新創,很多東西更是得從頭學起,不斷地犯錯然後成長,每天醒來都會覺得前一天的自己像個白癡一樣,有時候真的在懷疑我是不是故意在自己搞自己。 但是反過來看,其實我還是挺有自信的。不是那種我比任何人都厲害的那種自信,而是那種我比任何人都能持續的自信。不管是寫文章也好、帶團隊也好、多年來累積的上萬份筆記也好,只要一件事情有價值,我就有能永遠持續一直做下去的自信。

Sam

Image
最近除了每天瘋狂寫程式、開發產品以外,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 Discord 經營 Early Alpha 階段的用戶社群。這麼做一方面可以讓用戶研究做起來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用戶使用產品遇到問題時給予最直接迅速的支援。 Sam 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大叔,在三個禮拜前的某個凌晨、我還在睡覺時加入我們的 Discord 社群,算是我們產品最早期的幾位用戶之一。我還記得我當天早上起床、打開未讀訊息一看,哇,這大叔也真夠嗆,一進來就對著介面挑三揀四,還嫌我們人手不足、他問的問題沒有人即時回答(因為他問問題時我還在睡覺)。 儘管當時有些不爽,我還是花了快一小時仔細地回答了他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並把所有他挑出的介面瑕疵通通都修過一遍。這似乎讓 Sam 很滿意。幾個小時後,一個新用戶加入我們的社群,原來 Sam 把我們的產品推薦給他還在讀高中的兒子了。 接下來的三個禮拜,每天早上醒來打開 Discord,一定都會有 Sam 的訊息。有時候是 feature request,有時候是 bug report,有時候是 UI Complain,這傢伙真的是增加了我快一倍的工作量。他還會笑我 “Poor Alan wakes up each day wondering wh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has done to his program.” 但沒辦法,用戶最大,我只能硬著頭皮乖乖地把 code 一行一行寫出來。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隨著新用戶愈來愈多,Sam 和其他幾位老用戶開始自主性地幫忙經營起我們的社群。他們會跑到其他社群媒體推薦我們的產品,為我們帶來新的用戶。而每當有新用戶加入 Discord 時,他們還會給予熱烈的歡迎,並幫忙回答新用戶問的所有問題。正是多虧了這些人,我們的產品才能以很快的速度迭代、進步,短短幾個禮拜內從零變成現在的樣子: https://projectmeta.netlify.app/ 三個禮拜過去了,今天我們正式任命 Sam 成為社群中的第六個 moderator。這位當初對我們產品最挑惕的人,現在已經成為產品社群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雖然路還有很長,也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進步,但是看到這樣一個小小的里程碑,我的內心卻有說不出的感動和喜悅。

做產品

Image
最近這個月幾乎都在做產品、和用戶對話,想寫篇短文紀錄一下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 先講結論:做產品應該像養小孩一樣。 第一次做產品時,我就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我給自己定下很高的標準,希望我做的產品有齊全的功能、簡潔又舒服的設計、高效的性能、以及極致的使用者體驗,拿到市場上跟領先的產品相比不只毫不遜色,還能做到這些領先產品做不到的事情。 原本我以為這樣的高標準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產品做到一半,被一些前輩點醒後,我才發現這種想法錯得離譜。 打造一個新產品就像是在養小孩一樣。所有的小孩生來都是無知的,必須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成長、累積智慧,才可能成為優秀、成熟的大人。我們不應該在小孩剛出生時就在他身上強加大人的標準。 同樣地,所有的新產品都注定是簡陋的。而想做出一個優秀、成熟的產品,就應該儘早地在它還很簡陋時就讓別人去使用它,然後不斷地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去迭代、優化、驗證假設,用最少的成本去學習哪些東西重要、哪些東西不重要。 唯有在有用戶使用的前提下持續且長時間迭代,才可能做出優秀的產品。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最近踩了不少坑後,總算開始有點懂了。